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Ukraine Aid in the Light of History PAUL KRUGMAN. Four factors make Russia’s eventual defeat in Ukraine “inevitable”


PAUL KRUGMAN

Ukraine Aid in the Light of History



How does aid to Ukraine compare with that experience?

First, it’s vastly smaller relative to the size of our economy. The just-passed package will roughly double the cumulative aid we’ve given Ukraine, but at about $60 billion it’s less than one-fourth of 1 percent of G.D.P. — around one-fortieth the size of the initial Lend-Lease appropriation. Anyone claiming that spending on this scale will break the budget, or that it will seriously interfere with other priorities, is innumerate, disingenuous or both.



法國說援助烏克蘭約30億美元,訓練近萬人

What is true i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s provided more military aid than Europe:

Image
Credit...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

So as I said, I’m relieved that America has finally released essential aid, but still very worried about the future. For now, at least, U.S. support remains crucial to Ukraine’s survival.


****

‘It Is Desolate’: China’s Glut of Unused Car Factories

Manufacturers like BYD, Tesla and Li Auto are cutting prices to move their electric cars. For gasoline-powered vehicles, the surplus of factories is even worse.

****

 Four factors make Russia’s eventual defeat in Ukraine “inevitable”, argues Feng Yujun in a guest essay. “Its nuclear capability is no guarantee of success,” the Russia expert writes

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歐洲動態 國際21st Century Peace through Strength Act

 【TikTok以外 「21世紀透過實力達至和平法案」還有什麼措施?】

美國參議院最快星期二通過的4項議案,當中一條議案我以「TikTok法」來形容,但其實這條法案稱為「21世紀透過實力達至和平法案」(21st Century Peace through Strength Act),法案合共包括13項外交措施,這裏不妨一次過列出來:


1、授權政府可動用被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來支付軍援烏克蘭及協助烏克蘭重建的費用

2、強制制制哈馬斯等巴勒斯坦恐怖主義組織及其支持者

3、制裁走私毒品 captagon 並讓敘利亞政權受惠的人士

4、制裁接收並處理伊朗石油的港口和煉油廠

5、進一步限制美國貨品和技術出口至伊朗,例如可用作生產導彈及無人機的物料

6、強制制裁涉及限期已過的聯合國伊朗導彈禁運的相關活動的人士

7、就人權問題全面制裁伊朗

8、重新執行2018年的「使用平民作人盾」制裁法

9、TikTok法

10、要求財政部對涉及芬太尼進口美國交易的犯罪組織和人士進行制裁,封鎖他們的財產

11、要求總統定期檢討中國的金融機構有否參與伊朗石油及石油產品的購買

12、要求總統就伊朗領導層的財政向國會匯報,並下令金融機構關閉相關人士的戶口

13、干擾哈馬斯資助恐怖主義的能力,並令一些國家更難濫用IMF資源來替恐怖主義組織資助


今次的3項軍援及多項外交問題議案既是綑綁討論,也是「斬件」通過。


「斬件」,因為這些議題是分開了4條議案來撰寫及分開表決;「綑綁」,因為正式表決前的程序動議是以單一議案來處理。以下寫出這5條動議的眾議院表決結果,看看兩黨各自有多少議員沒有跟隨政壇主流投贊成票。


1) 星期五表決的「同意審議這4條法案」程序動議:

        贊成 反對 出席 不投票

共和黨 151 55 0 12

民主黨 165 39 0 9

合計: 316 94 0 21


2) 撥款約610億美元軍援烏克蘭:

        贊成 反對 出席 不投票

共和黨 101 112 1 4

民主黨 210 0 0 3

合計: 311 112 1 7


3) 撥款約264億美元軍援以色列:

        贊成 反對 出席 不投票

共和黨 193 21 0 4

民主黨 173 37 0 3

合計: 366 58 0 7


4) 撥款約20億美元軍援台灣及美國的亞洲盟友:

        贊成 反對 出席 不投票

共和黨 178 34 0 6

民主黨 207 0 1 5

合計: 385 34 1 11


5) TikTok法等措施的「21世紀」法案:

        贊成 反對 出席 不投票

共和黨 186 25 0 7

民主黨 174 33 0 6

合計: 360 58 0 13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反擊。說說伊朗的Iran striked back.Yet after a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wo main military powers in the region, things may not be that simple(報導者)紐約時報 Israel Relaxes Restrictions as It Considers Retaliation Against Iran



在日前遭到伊朗發動大規模空襲後,有美國官員向媒體證實以色列在當地19日凌晨向伊朗發射飛彈進行反擊。

據伊朗當地媒體報導指出,伊朗核設施所在地伊斯法罕(Isfahan)附近傳出3聲爆炸聲,目前該國多個城市航班已暫時停飛,另外也有多架飛越伊朗上空的航班改道而行。


簡單聊一下昨晚伊朗與以色列的衝突


4月13日週六當地時間晚間伊朗革命衛隊從伊朗本土向以色列發射數百枚飛彈與無人機攻擊,事後以色列軍方發言人表示由於攻擊距離遙遠,耗時數小時來抵達以色列,多數在領空外遭到攔截,僅有小量基礎設施損壞,據報無人死亡。伊朗則稱這次攻擊是為了報復以色列在兩週前攻擊伊朗在敘利亞的大使館,擊殺革命衛隊指揮官。


這是以色列-哈瑪斯衝突從去年10月7日綁架事件以來,最新一輪局勢升級,由於升高緊張局勢,美股先前在週五遭遇一輪下跌。


1. 很多人擔心會不會伊朗與以色列進行更大規模的開戰,這要看雙方意圖,就從伊朗透露的訊息而言,是希望這件事到此為止。伊朗駐聯合國大使推特發文稱:這是針對以色列對大馬士革外交據點的反擊,引用聯合國憲章第51條的合法防衛,這件事情可以到此為止。伊朗同時稱這件事是伊朗跟以色列之間的事情,美國必須置身事外。從伊朗的聲明來看,應該是講很明白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沒有希望進一步擴大。


2. 伊朗與以色列互相敵視多年,這是第一次,伊朗從自己本土,並由自己動手攻擊以色列。過往都是由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合作夥伴發動對以色列的攻擊,像是黎巴嫩的真主黨或者葉門的胡塞組織,這樣的好處是避免與以色列直接衝突。不過這次是以色列直接攻擊伊朗的外交據點(象徵直接攻擊伊朗領土),伊朗很可能認為這次不能假借他人之手報復,另外如果不做點什麼,伊朗可能會被合作夥伴視為軟弱,因此有必要建立威信。


3. 從攻擊規模來說是精心安排的,首先從伊朗打過去本身就很遠(不然伊朗也可以選擇從敘利亞發動攻擊),讓以色列防空系統有反應時間,甚至還飛過約旦讓約旦也攔截了一些無人機。另外也沒有造成任何傷亡,看起來象徵性做個報復動作。


4. 承上,個人會認為這次是伊朗謹慎的報復有跡可循,在2020年美國在伊拉克暗殺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曼尼後,伊朗就發射飛彈攻擊美軍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當時並沒有造成任何美軍陣亡(甚至被懷疑事先通知美軍),就可以顯示伊朗的軍事報復都很謹慎,後來美國也沒進一步動作。


5. 另外從軍事角度而言,伊朗革命衛隊也實測了自身的飛彈與無人機可以飛越幾百公里精準到達以色列,尤其是無人機,加上伊朗提供不少無人機給俄羅斯用於烏克蘭戰場,這點或許值得軍事專家關注。


6. 當然,從實力角度而言,伊朗要跟以色列或美國大戰一場,肯定是代價慘重的(對雙方可能都是),因此很現實的說,最好就是點到為止,不認為伊朗會想更進一步。但關鍵問題在於以色列是否願意接受到此為止,一些以色列右翼認為這是攻擊伊朗的好機會。


7. 美國總統拜登已回到華盛頓並召開國安會議,稱會支持守護以色列對抗伊朗威脅。尚不清楚美國的反應,由於美國即將舉行總統大選,通常現任總統會避免海外衝突(好專心選舉)。理想劇本是大家都發一輪譴責之後這件事就到此為止,最差的劇本自然是以色列又反擊,甚至拖美國下水,持續升高局勢。


(圖為2021年以色列攔截哈瑪斯火箭,非文中現場圖片)

Joe Biden wants to avoid an Israeli retaliation that could lead to a terrifying regional escalation and drag America deeper into the Middle East. Yet after a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wo main military powers in the region, things may not be that simple https://econ.st/4aUQtSQ



 #即時【伊朗史上首度正面空襲以色列,發射300枚飛彈、無人機跨越1,000公里打擊;拜登提前2天預警,英美聯軍、約旦聯手攔截無人機;報復4月1日駐敘利亞大使館遭到以軍轟炸,伊朗復仇見好就收?國際社會再次焦慮中東大戰】


台灣時間14日清晨,#伊朗 歷史上第一次從本土對 #以色列 發動空襲行動。以色列國防部表示,超過300架自殺式 #無人機、巡弋飛彈與彈道飛彈,從伊朗國內發射後,飛越了伊拉克、約旦領空,襲往1,000公里以外的耶路撒冷、以色列南部的尼格夫沙漠與北部的戈蘭高地。儘管由於美國等以色列盟邦提前數日公開預警,絕大多數的伊朗飛彈都被早有準備的以色列防空系統成功攔截,但已知至少1名以籍貝都因女童遭飛彈碎片波及而重傷。目前,伊朗政府已透過駐聯合國代表團坦承空襲責任,並主張這是針對以色列4月1日空襲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刺殺伊朗革命衛隊(IRCG)指揮官的「對應復仇」。


儘管空襲開始之後,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在社群表示「歹毒的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必受嚴懲」,但空襲卻在14日破曉前就已經停止;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更強調,德黑蘭的復仇行動「可算是已經落幕」,除了呼籲美國不要插手伊以糾紛,也暗示伊朗無意同以色列全面開戰。


同一時間,收到空襲通報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緊急坐鎮白宮戰情室監控戰況,常駐中東地區的美國與英國空軍亦緊急升空協助以軍攔截飛彈,並於約旦、敘利亞與伊拉克上空擊落不少伊朗無人機。之後,拜登親自致電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一方面表達美國將會全力支持以色列自衛,但另一方面也全力勸阻納坦雅胡「不要冒險與伊朗開戰」,以免在血腥與爭議的加薩戰爭之外,再次引爆規模更大且加倍危險的中東大戰。


■ 互指中東死敵:伊朗從未正面攻擊過以色列,卻因大馬士革使館空襲案而發怒


過去數十年來,雖然以色列與伊朗互相點名彼此為中東死敵,但雙方的衝突僅限於「代理人戰爭」。伊朗大多透過黎巴嫩的真主黨(Hezbollah)、敘利亞的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葉門的胡塞軍(Houthis)以及巴勒斯坦的哈瑪斯(Hamas)等受伊朗革命衛隊軍援的武裝組織,同以色列周旋,卻不曾直接且公開地對以色列本土發起軍事行動。因此雙方的軍事周旋雖然激烈而血腥,但仍一直保留著「不正面交戰」的灰色狀態。


然而4月1日,位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伊朗大使館,卻遭到以色列空軍無預警轟炸。當時,伊朗大使館區內的一棟領事建築遭到飛彈擊中,當場殺死包括伊朗准將札赫迪(Mohammad Reza Zahedi)在內的多名革命衛隊指揮官。儘管以色列官方始終保持「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模糊態度,但大馬士革使館轟炸事件仍讓區域氣氛高度緊張。


札赫迪准將之死,讓德黑蘭高層極為憤怒,並將全案視為和2020年美軍在伊拉克轟殺伊朗「聖城旅」(Quds Force)指揮官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一樣的奇恥大辱──這是因為從1990年代末期開始,札赫迪就是伊朗在黎巴嫩與敘利亞的「行動指揮官」,他不僅是伊朗參與敘利亞內戰的軍事顧問,也一直指揮著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色列發起的軍事行動,更統籌著伊朗對於以色列周邊地區的戰略部署與軍火走私。


此外,擊殺札赫迪的空襲目標,是伊朗駐敘利亞的大使館,該處並非軍事目標且於法律上等於伊朗領土,因此這雖不是以色列第一次越境擊殺伊朗指揮官,卻也讓德黑蘭難以吞忍這樣的敵意羞辱。


■英美約旦都出手攔截,伊朗無人機「0架」進入以色列領空


4月1日空襲之後,伊朗開始大張旗鼓地進行國內政治動員,其一方面高調發聲要為札赫迪復仇,另一方面卻頻繁出使阿拉伯國家做「戰略溝通」,並透露德黑蘭已決心要對以色列發起軍事行動。這些外交情報與軍事動向,很快就傳入拜登的耳裡,於是白宮方面先試圖透過中國安撫伊朗,二方面也向國際盟邦提供預警情資。到了4月12日,拜登更是公開表示,自己已知道伊朗即將攻擊以色列,美國除了堅定不移地支持以色列自衛,他更呼籲德黑蘭當局自制、「千萬不要做傻事」。


4月13日,一艘懸掛葡萄牙國旗的貨輪,在波斯灣的海上隘口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航行時,遭到伊朗特種部隊登船突襲扣押。由於該船的母公司是以色列富豪奧佛(Eyal Ofer)的資產,因此全案也一度被國際媒體認為是伊朗「刻意降級」的報復行動。


然而,同日深夜(以色列時間13日晚間11點、台灣時間14日清晨4點),以色列國防部卻緊急召開記者會,宣布以軍已偵測到「伊朗無人機群大量起飛,朝以色列本土方向襲來」的情報。之後,以色列緊急關閉領空空域,並在14日凌晨1點30分左右,在以色列東部地區發出空襲警報。


但與傳統的彈道飛彈,或者是以色列邊境地區時常遭遇的火箭攻擊不一樣,伊朗第一波空襲派出的上百架自殺式無人機,都是速度極慢且容易偵測,因此以色列雖然在1點30分左右發出空襲避難警報,但伊朗的無人機隊卻因飛行距離過長、移動速度又太過緩慢,一直到接近3點左右才真的進入以色列空域。


「對於習慣於真主黨與哈瑪斯發射火箭的以色列國民來講,空襲警報從通知到彈體落地,大概都是5~7分鐘的事。」以色列左翼大報《國土報》(Haaretz)表示:「這次的對手是伊朗,軍事量體是完全不同等級的威脅,但從警報開始到真正飛彈襲來,中間卻像是慢動作畫面一樣拖了好幾個小時。」於是儘管緊張,但以色列平民與軍隊卻有充足到不可思議的時間,緊張卻不緊促地進行避難疏散與防空戰備。


除了以色列防空的好整以暇外,伊朗從本土對以色列發動的打擊距離也超過1,000公里,除了早已進入戒備狀態的美軍即時預警外,伊朗無人機隊途經的伊拉克、約旦,也都有一般民眾連續數小時「目擊」大量無人機從東向西的低空飛行。過程中,除了常駐中東的美國與英國空軍出手攔截伊朗無人機之外,《路透社》(Reuters)也報導與以色列相鄰的阿拉伯國家約旦,14日清晨亦啟動防空系統,主動擊落了入侵約旦領空、但最終目標是以色列的伊朗無人機隊。


以色列國防部向《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透露,伊朗方面的空襲行動大約在當地時間14日上午6點左右(台灣時間11點)全面停止,目前已知伊朗一共發射了185架自殺式無人機、36枚巡弋飛彈,以及110枚射程可能超過1,000公里的中程彈道飛彈,「但所有無人機都在境外被擊落,沒有一架進入以色列領空。」其他99%的巡弋飛彈與彈道飛彈也都在命中目標前被防空系統攔截,僅有零星的彈道飛彈穿過以國南部防線,並擊中南方沙漠、駐有F-35匿蹤戰鬥機的內瓦蒂姆空軍基地(Nevatim Airbase),只造成基地設施輕微損失。


■ 伊朗報復見好就收,美國則擔心以色列會衝動升級引爆中東大戰


以色列保守派大報《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分析認為,伊朗空襲以「速度緩慢」的自殺式無人機為第一波打擊兵器──這些武器都是伊朗軍售給俄羅斯,用於轟炸烏克蘭的同型機種──在戰術手段來看,這些低成本、低技術的無人機空襲,能有效地消耗以色列先進且昂貴的防空飛彈系統;但以政治手段來看,這些無人機全都在攻入以色列本土前的1、2個小時前就被以軍的雷達所偵測,這一方面給了以色列社會最大程度的預警恐慌,但最終卻沒有帶來太大的傷損代價,「這在某個程度上留下了外交斡旋的餘地。」《耶路撒冷郵報》認為,在幾乎無人死亡的前提下,就算以色列意欲報復伊朗,國際社會也將因為擔心中東大戰的全面爆發而有所猶豫。


類似的政治擔心也很快在華府傳開。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就引述白宮與國防部官員的私下意見,強調「拜登政府對於納坦雅胡的戰略決策存有很大的信任疑慮」,例如美方就認為在加薩戰爭造成平民死傷慘重、僵持戰況已經超過6個月的現在,華府完全不能理解「納坦雅胡為什麼堅持要在此刻轟炸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並不滿以色列政府並沒有認真推動與哈瑪斯之間的停火談判、確保以色列平民人質的安全。


「以色列在大馬士革的行動根本是在發瘋,」白宮幕僚向《NBC》表示,拜登政府非常擔心納坦雅胡會把美國拖入與伊朗的中東大戰,因此美方雖然公開強調對於保護以色列的決心,但實際上卻不斷施壓以色列政府,避免區域局勢的軍事升級。


事實上,在伊朗發動空襲之前,以國內就因人質安全以及與哈瑪斯戰爭僵持的問題,而對納坦雅胡感到極為不滿。根據《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KAN)在4月8日公布的全國民調,71%的以色列選民認為納坦雅胡應該辭去總理職務,其中更有42%的以色列人更主張「不需加薩戰爭結束,納坦雅胡『現在』就該直接下台」。


無論是左翼的《國土報》,還是立場較為保守的《耶路撒冷郵報》、《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都認為,假若以色列立刻舉行國會改選,目前已是以色列政治史上在位任期最久的總理納坦雅胡,應該會遭遇毀滅性的大敗。以色列主流民意原本就對納坦雅胡的貪腐與瀆職弊案問題存有疑慮,他在司法改革、國家安全的處理上也不令人信服。而當以色列與哈瑪斯全面開戰之後,血腥的戰況與以色列人質安全問題不僅讓納坦雅胡飽受批評,根據以色列官方數據,2023年第4季的以色列GDP比起開戰前一季衰退了19.4%,戰爭導致的財政消耗、勞力不足與物價通膨,也都帶給一般國民很大的民生壓力。


儘管國際社會與以色列國內輿論都對於納坦雅胡的戰略決策高度存疑,並擔心與伊朗的正面衝突可能引發無法收拾的衝突效應;但在空襲結束之後,納坦雅胡仍強硬發言,除了強調以軍有極高的信心與專業能攔截伊朗的飛彈,他也再次強調「團結就是會勝利」:「誰敢傷害我們,我們必定會報復回去。」(文/張鎮宏)


#報導者 #以巴衝突 #加薩戰爭 #中東


★事實從未如此重要,記錄關鍵時刻,#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台灣 中軌道的SES是盧森堡公司,低軌道的OneWeb是英國公司。將天災與戰時通訊分散於不同體系,

 中軌道的SES是盧森堡公司,低軌道的OneWeb是英國公司。將天災與戰時通訊分散於不同體系,

數位發展部不只弄了一種非同步衛星,還同時發展了中軌道(左)、低軌道(中)兩種衛星系統。本次花蓮地震中他們就同時出動了這兩個系統。
天災與戰爭時無基地台可通訊,基本上只能靠衛星。荒野離島山上如果沒基地台,要寬頻更要靠衛星。
一般說來,中軌道比以前用的同步衛星低,傳輸與遲滯時間較短,成本較低。但是要涵蓋整個地表也需要較多顆。對於導航或軍事定位這種慢個0.1秒根本沒差的行為就很合適,但拿來通訊還是會有點卡卡的。這時就要靠低軌道衛星,離地更近,傳輸與遲滯時間更短,成本更低,也更適合即時的觀測與通訊。只是跟大氣摩擦較明顯,3-5年就會掉回地球,要涵蓋整個地表也需要更多顆。(右)
目前中軌道衛星已經成功涵蓋馬祖,大幅增加了頻寬,預計四月底還會開通太平島。低軌道衛星系統也會在上半年開通。
當然,兩者可以混用,不用分那麼細。但重點是中軌道的SES是盧森堡公司,低軌道的OneWeb是英國公司。將天災與戰時通訊分散於不同體系,避免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才是聰明的做法。
這就是數發部已經做的事,也是本次花蓮震災時他們一直出來幫忙,藉此驗證天災/戰時可靠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