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戰爭爆發三年半之後,俄羅斯賴以支撐自身在這場戰爭中作戰的石油洪流正開始逐漸枯竭。 戰爭造成的損耗與西方制裁使得從俄羅斯本就不斷萎縮的油藏中採油變得愈發困難。一些預測顯示,到本十年末,俄羅斯的石油產量至少會下降10%左右,這將使克里姆林宮的經濟以及其賴以維繫的石油美元收入陷入險境。 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透過將重心放在維護現有油田而非勘探新油田,保持了原油產量和出口的相對穩定。然而,長期前景黯淡。俄羅斯目前高達三分之一的預算收入來自能源行業的利潤,隨著產量放緩,這一比例可能會縮小。 甚至在戰前,俄羅斯許多蘇聯時代的油田(主要位於西西伯利亞及伏爾加-烏拉爾地區)就已趨於枯竭,這迫使石油公司轉向北極和西伯利亞油田中的難採原油。 為提高勘採成功率,俄羅斯大型石油公司曾計劃採用德克薩斯州和北達科他州開發的技術在西伯利亞開採頁岩,但烏克蘭戰爭的爆發使該計劃擱淺。制裁切斷了這些公司獲取必要開採技術的管道,俄羅斯政府為支撐戰事上調了對石油公司的稅收。優厚的從軍待遇吸引工人奔赴前線,而其他一些適齡男子戰死沙場或離開了俄羅斯,這些因素叠加造成石油行業熟練專業人才短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